年初以来,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、省政府工作要求,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总牵引,深入实施“136921”发展战略,以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为主线,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,全力服务市场主体,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一是现代化大农业加快发展。深入实施“14451”现代化大农业振兴行动,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。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,水稻、玉米农业保险实现全覆盖。黑山西红柿、凌海海参、凌海花生、凌海稻田蟹、义县鹅等5个产品入选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”。大力推进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,实施北镇窟窿台蔬菜市场升级改造、凌西农副产品物流园建设等重点项目。全面推进黑山庞河、北镇沟帮子、凌海大有、义县七里河等4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,招引农产品加工企业向集聚区汇聚。
二是新型工业化持续推进。统筹稳增长和结构转型升级,做大“21152”工业企业倍增矩阵,上半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.5%。推动制造业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,15户企业申报省级绿色制造名单,15户企业获评市级绿色工厂。推进“智改数转网联”,万友活塞杆加工智能工厂、宏拓新材料智能工厂、神工股份智能工厂等3个项目获评“省先进级智能工厂”,芦田肥业年产30万吨肥料数字化车间、昌华包装水墨印刷数字化车间等4个项目获评“省级数字化车间”。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库,有效期内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06家。
三是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优化提升,推进服务业集聚、融合发展。创新经营业态,凌河夜市、锦州烧烤等美食美景走进央视,6家企业品牌获评“辽宁老字号”。构建旅游综合服务标准化体系,举办辽宁海洋冰雪节、辽西五市足球邀请赛等具有影响力的文体旅活动。推动共建辽西旅游大环线,辽沈战役红色演艺、笔架山海洋旅游带等文体旅“拳头”项目加快建设。
下一步,锦州市将继续大抓产业发展向新转型升级,夯实农业基础,稳住工业大盘,提升服务业质效,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两手并重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以实干、实绩、实效交出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。
锦州市职工服务中心(锦州市工人文化宫)版权所有
辽宁华睿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
辽ICP备09011782号-1 辽公网安备 21070302000136号